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细胞培养液被污染后应该如何处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09 22:16:39 来源: 浏览量:0



细胞培养液被污染后应该如何处理?

细胞培养液被污染后,可根据污染类型和细胞重要性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细菌污染:

轻度污染:若细胞较为珍贵,可先取少量培养液涂片染色检查,确定细菌种类。然后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如青霉素和链霉素,或四环素、庆大霉素等,四环素和庆大霉素工作浓度一般为 50μg/mL,链霉素为 100μg/mL。也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如西司他丁钠 - 亚胺培南复方制剂。加药后作用 24-48 小时,再换常规培养液。

重度污染:若细胞价值不高,应及时丢弃污染的细胞及培养液,避免污染扩散。同时,用 75% 酒精擦洗培养环境,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二次清洁。

真菌污染:

污染初期:若在培养液中发现漂浮的菌丝,应迅速将污染的细胞培养液缓慢吸出,并用 Hanks 液清洗细胞和培养瓶壁 2 至 3 次。然后,加入含有抗生素的培养液(青霉素 100 单位 /mL、链霉素 100 单位 /mL、两性霉素 10mg/L)。24 小时后观察结果,若仍有菌丝存在,可重复清洗步骤 2 至 3 次。

污染严重:由于真菌孢子容易飘散,难以彻底清除,通常建议舍弃被污染的细胞及培养液。对培养箱等相关容器进行严格清洁和消毒,可用酒精彻底擦洗 CO₂孵箱,再用新洁尔灭擦洗一遍,水盘里加入饱和量的硫酸铜。

支原体污染:可使用支原体清除试剂,如 BM-Cyclin 或 Mycoplasma Removal Agent 等,按照说明书操作,处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细胞状态。也可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除法,将支原体污染的细胞注射入小鼠腹腔,24 或 48 小时后抽取腹水,离心收集细胞并在培养瓶中继续培养。此外,还可尝试用环丙沙星注射液,以 20μg/mL 浓度培养 2 代后改用 10μg/mL 浓度持续培养约 2 周。

病毒污染:由于彻底清除病毒污染通常非常困难,一般建议丢弃被污染的细胞。若细胞十分珍贵,可尝试将细胞置于高温环境(如 41℃)短时间处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病毒滴度,但同时也可能对细胞造成损伤。或者重新引入经过验证为高质量且无病毒污染的细胞株。

无论哪种污染,若细胞价值不高,最稳妥的方法是及时丢弃污染的细胞及培养液,防止污染扩散,并对培养环境、器皿等进行彻底消毒,如用 75% 酒精擦拭、紫外灯照射等。同时,要回顾操作流程,找出污染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污染。





生物科技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500号
  • 邮编:200231
  • 电话:18516556639
  • 传真:18516556639
  • 客服电话:1851655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