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液受到支原体污染后,有哪些处理方法?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7-14 17:22:14 来源: 浏览量:0
细胞培养液受到支原体污染后,有哪些处理方法?
细胞培养液受到支原体污染后,可根据细胞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处理方法,对于珍贵细胞可采取药物处理、清洗纯化等方式挽救,对于非重要细胞可直接灭活丢弃。具体如下:
丢弃污染细胞:对于非重要、易培养的细胞,如常规实验中使用的普通细胞系,可将培养物与用过的培养基灭活后丢弃,以防止污染扩散。
使用支原体清除剂:可使用支原体清除剂(Mycoplasma Removal Agent)处理细胞,如 Plasmocin™ treatment,作用浓度为 25μg/ml,通常两周左右可以清除支原体。
清洗纯化法:通过细胞营养驯化、筛选优质细胞群,然后对细胞进行清洗,利用离心力、细胞与微生物质量和悬液的浮力差,反复离心洗涤细胞,可降低支原体数量。如结合敏感抗生素的抑杀作用,效果更好。
药物辅助加温处理:先用药物处理细胞,再将污染的组织培养物放在 41℃培养 18 小时,可杀死支原体,但此方法对细胞有一定不良影响,需谨慎使用。
使用特异性血清:用 5% 的兔支原体免疫血清处理污染的细胞培养液,特异抗体可抑制支原体生长,通常经抗血清处理后 11 天左右可转为阴性,并且 5 个月后仍可能保持阴性。
动物体内接种除菌法:把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接种在同种动物皮下或腹腔中,借助动物免疫系统消灭支原体,而细胞能在体内继续生长。待一定时间后,从体内取出细胞再进行培养繁殖。
巨噬细胞吞噬法:从动物腹腔采取巨噬细胞并纯化,然后加入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培养液中混合培养。培养过程中,可取出支持物逐日染色、镜检观察,以判断支原体是否被清除干净。
使用支原体清除培养基:每 2-3 天更换 1 次新鲜培养液,换液时用无菌的平衡盐溶液洗涤细胞 1-2 次。期间若细胞密度过大,需保持细胞密度适当,并更换新的培养器皿。处理 15 天后,可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若仍有支原体残留,可考虑再处理 6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