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剂的保存注意事项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04 23:47:00 来源: 浏览量:0
生物试剂的保存注意事项
1. 储存条件严格遵循说明书
温度控制:
常温储存(15-25℃):适用于部分稳定性高的试剂,如某些缓冲液(Tris-HCl)、盐类(NaCl)、固体培养基等,需存放于干燥、通风的试剂柜,避免阳光直射。
冷藏(2-8℃):适用于酶(如 Taq 酶、限制性内切酶)、抗体(未稀释)、部分培养基(如 LB 液体培养基)等,需存放于专用冷藏冰箱,避免频繁开关导致温度波动,且需与食品冰箱严格区分。
冷冻(-20℃):适用于核酸(DNA/RNA)、蛋白提取物、部分酶制剂(如逆转录酶)、血清等,需存放于无霜冰箱(避免结霜导致温度不均),且应分装后冻存(避免反复冻融)。
超低温(-80℃):适用于珍贵生物样本(如细胞株、病毒)、高活性酶、长周期保存的核酸 / 蛋白,需使用专用超低温冰箱,定期检查温度(避免停机),并做好备份(如液氮罐二次保存)。
特殊条件:部分试剂需避光(如硝酸银、维生素类),需用棕色瓶或铝箔包裹;厌氧试剂需隔绝氧气(如放入厌氧罐);易挥发试剂(如甲醛、DMSO)需密封后单独存放。
2. 储存管理规范
分区存放:按试剂类型(如核酸类、蛋白类、有毒试剂)、危险等级(如腐蚀性、致癌性)分区,标注清晰(如 “剧毒”“易燃”“-20℃保存”),避免交叉污染(如将含 RNase 的试剂与 RNA 样本分开存放)。
分装与标记:对于大包装试剂,首次使用时分装为小份(如将 1mL 抗体分装为 100μL / 管),并标记分装日期、使用者,减少反复冻融对试剂的破坏;标记需清晰耐用(使用防水记号笔,冷冻试剂避免标签脱落)。
定期核查:建立试剂台账(电子版或纸质版),记录名称、批号、有效期、储存位置、余量等,每月或每季度检查一次,及时清理过期试剂;对于不稳定试剂(如酶类),需记录使用次数和保存状态,观察是否出现沉淀、变色(如抗体浑浊可能已失效)。
3. 特殊试剂的保存要点
酶类:大部分酶需 - 20℃冷冻,且避免反复冻融(可分装后冻存,每次取用一管),部分高温敏感酶(如限制性内切酶)需在冰盒上操作,使用后立即放回冰箱。
抗体:单克隆抗体多需 - 20℃冻存,多克隆抗体可 2-8℃短期保存(1-2 个月),避免冻融后蛋白聚合;荧光标记抗体需避光保存,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如实验时用锡箔包裹容器)。
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如琼脂平板)需 2-8℃冷藏,避免脱水干裂;液体培养基若含血清,需 - 20℃冻存,解冻后 4℃保存且 1 周内使用完毕,避免污染。
危险试剂:如丙烯酰胺(神经毒性)、EB(致癌性)、叠氮钠(剧毒),需单独存放于专用危险品柜,由专人管理,使用和废弃需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
总结
生物试剂的采购需兼顾 “合规性” 与 “适用性”,确保来源可靠、参数匹配;保存则需严格遵循 “温度适配”“分区管理”“避免损耗” 原则,通过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延长试剂寿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实验室需建立完善的试剂管理制度,定期培训人员,降低因采购或保存不当导致的实验误差和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