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15 15:10:27 来源: 浏览量:0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工作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免疫层析技术实现对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具体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样本处理:释放病毒抗原
检测时,首先需要采集人体样本(如鼻腔拭子),将样本放入含有提取液的试管中。提取液的作用是:
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使病毒内部的抗原(主要是病毒核衣壳蛋白,N 蛋白,其在病毒中含量高且稳定性强,是抗原检测的主要靶标)释放到液体中;
同时抑制样本中的杂质(如蛋白质、核酸酶等)对后续反应的干扰,保证抗原的活性。
2. 免疫层析: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处理后的样本液滴加到试剂盒的样本孔中,通过毛细作用沿着试纸条向前移动,依次经过以下区域:
结合垫:预包被了胶体金(或其他标记物)标记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简称 “金标抗体”)。当样本中的病毒抗原随液体流经此处时,会与金标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 “抗原 - 金标抗体复合物”,并继续向前移动。
检测线(T 线):包被了另一株抗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结合垫上的抗体识别抗原的不同位点)。当 “抗原 - 金标抗体复合物” 移动到此处时,复合物中的抗原会与 T 线上的抗体再次结合,形成 “金标抗体 - 抗原 - T 线抗体” 的三明治结构,从而在 T 线处聚集显色(如红色)。
质控线(C 线):包被了抗金标抗体的抗体(即能与结合垫上的金标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无论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抗原,未结合抗原的金标抗体会随液体流经 C 线,并与 C 线抗体结合显色。C 线的作用是验证试剂盒是否有效:若 C 线不显色,说明检测过程可能存在操作错误或试剂盒失效,结果无效。
3. 结果判断
阳性:C 线和 T 线均显色,说明样本中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抗原。
阴性:C 线显色,T 线不显色,说明样本中未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抗原。
无效:C 线不显色(无论 T 线是否显色),需重新检测。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操作简便、快速(通常 15-20 分钟出结果),无需特殊仪器,适合居家或基层快速筛查,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如病毒载量过低时),因此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和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