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如何判断细胞培养液是否污染 ?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9-30 22:43:44 来源: 浏览量:0



如何判断细胞培养液是否污染 ?

利用显微镜检查(精准识别污染类型)判断细胞培养液是否污染:宏观观察可疑后,必须通过光学显微镜(40×、100×、400× 物镜)进一步确认污染类型,这是判断的核心步骤。

1. 细菌污染(最易识别)

观察方法:取少量培养液滴于载玻片,盖上盖玻片,用 400× 物镜观察(或直接观察培养瓶内细胞,聚焦于培养液层面)。

典型特征:

可见大量 “短杆状、球形或螺旋形” 微生物,大小通常为 0.5~2 μm(远小于细胞);

微生物呈 “布朗运动”(无规则随机移动),或因鞭毛而快速定向移动;

严重时微生物会附着在细胞表面,导致细胞肿胀、破裂。

2. 真菌污染(易与细胞碎片区分)

观察方法:用 100× 或 400× 物镜观察,重点关注瓶壁、液面交界处及细胞间隙。

典型特征:

可见 “菌丝”(细长、分支状结构,直径 2~10 μm)或 “孢子”(圆形 / 椭圆形,大小 2~5 μm,常聚集形成菌落);

菌丝可能缠绕在细胞周围,或悬浮于培养液中,无明显运动(与细菌的布朗运动区别);

初期仅少量菌丝,后期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绒毛状菌落。

3. 支原体污染(隐性污染,需特殊观察)

难点:支原体大小仅 0.2~0.8 μm(接近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极限),且无细胞壁,培养液外观无异常,早期难以通过常规观察发现。

间接特征(需结合细胞状态):

细胞长期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形态变形(如贴壁细胞变圆、间隙增大,悬浮细胞聚团);

细胞边缘模糊,表面出现 “颗粒状突起”(支原体附着于细胞表面);

培养液无浑浊、颜色无明显变化,但细胞逐渐凋亡(排除营养不足、传代不当等因素后需警惕)。

直接观察:需用 “相差显微镜”(400× 或 1000× 油镜),可见细胞表面或培养液中存在 “微小点状或丝状结构”(需经验丰富者判断,新手易与细胞碎片混淆)。

4. 病毒污染(最难直接观察)

特征:病毒无细胞结构,大小仅 20~300 nm(远超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培养液外观和细胞形态早期无明显异常;

间接判断:

后期细胞出现 “特异性病变”(如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皱缩脱落、出现空泡);

需结合实验背景(如细胞是否来源于病毒感染的组织,或是否接触过病毒样本),最终需通过 ELISA、RT-PCR 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诊。





生物科技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500号
  • 邮编:200231
  • 电话:18516556639
  • 传真:18516556639
  • 客服电话:18516556639